第4讲 第2章 老子之道干大事,干了大事不说话【我读老子】

(0)

相关推荐

  • 善恶美丑人心自知

    作者/怡情而已 --<道德经>第二章解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 认真学习,因为:偏见比无知距离真理更远

    梁言相劝(LYXQ20200428)--语言的终极本质是能量,能量的功能是唤醒,唤醒的生命才具有温度和意义. <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 ...

  • 道德经-第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

    第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

  • 第二章 为而不恃,功成弗居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 ...

  •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道德经> 第二章 [原文] -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 ...

  • 道德经 | 第二章:真善美的价值定论何在?道德经 | 第二章(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

  • 《老子》译注|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②.故有无相生③,难易相成,长短相形④,高下之相倾⑤,音声相和⑥,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⑧,生而不 ...

  • 第5讲 第3章 可是,我不想舒服地当动物【我读老子】

    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民心不乱.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提纲 第1段 ...

  • 第21讲 第20章 世像百态,装个傻不容易【我读老子】

    第20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儽儽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 ...

  • 第2讲:第1章(1)老子的创世纪【我读老子】

    目录 一.本体论意义的道 二.道如何产生万物 三.万物皆一的两个维度 四.<老子>中其它意义的道 五.为什么用"道"这个字 六.小结 01 老子的创世纪 一.<老 ...

  • 第3讲 第1章(2)我是道,但我的名字不叫“道”【我读老子】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提    纲 结构: 第一句,抛 ...

  • 第6讲 第4章 抽刀断水水更流【我读老子】

    第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导读 三个字: 冲,侧重广度和状态 渊,侧重深度 湛,侧重状态 十二个字:道的表现特 ...

  • 第7讲 第5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读老子】

    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音陀月)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导读 继第4章论道之后,本章用"兴"手法,从天地 ...

  • 第8讲 第6章 生养之神啊,你永恒【我读老子】

    第6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导读 谷:道生养万物的性质和道的"虚无"状态: 神:道的重要性: 玄牝之门.天地根:道的初始性: 绵绵若存用 ...

  • 第9讲 第7章 愿我们的情天长地久【我读老子】

    第7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导读 通过人所熟知的天地这个形象说明圣人要治理天下,就得效法天地,效法道即 ...

  • 第10讲 第8章 君子可下流【我读老子】

    第8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导读 老子多是对事物现象的观察.归纳.比拟,老子哲学缺乏演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