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研视角|外国译者眼中的中国影视“风尚”
相关推荐
-
透过外国青年的镜头“看中国”
十年来,"看中国"项目邀请70余个国家的700余位外国青年参加,拍摄700多部纪录短片-- 透过外国青年的镜头"看中国" 光明日报记者 李蕾 张国圣 短片< ...
-
中国典籍英译批评范式研究综述
与我们一起开启汉学研究之旅 汉学 中国典籍英译批评范式研究综述 刘性峰 1,2 [摘 要] 近年来,中国典籍英译研究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突破已有的 ...
-
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当前境况
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应该转向中国人自己拍摄的民族志电影,尤其是这些民族志电影拍摄过程中遭遇的问题.民族志电影的制作者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场景,与摄像机跟前人物有合适的关系状态下,进入自己的影片中. 中国目前 ...
-
穗澳签约共建影视文化基地,从4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广州讯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精神,广州澳门影视文化交流合作签约授牌暨海珠区红色主题纪录片展映活动16日在广州数字纪实视听产业园启动.活动上,广州澳门影视文化 ...
-
外国人要拍《水浒传》,谁的心情最复杂?|周末谈
上周,全球最大流媒体平台Netflix(网飞),宣布将投资开拍中国名著改编电影<水浒传>的消息,在社交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许多网友都还记得,不久之前,这家平台才刚刚宣布,将在原作者刘慈 ...
-
译研动态|第十届巴黎中国电影节隆重开幕
第十届巴黎中国电影节于当地时间11月10日晚在巴黎著名电影院巴纳贤电影院隆重开幕,作为欧洲规模最大的中国电影节,中法两国知名电影人等众多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巴黎中国电影节是每年一次的中法文化活动和中法友 ...
-
译研动态|挖掘译者的“匠人精神”——“CCTSS-ATLAS中法译者工作坊”在京正式启动!
为了加强中国与法国文化互译建设,切实推动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2017年12月8日, 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联合文学翻译促进会(ATLAS)及法国大使馆文化处在法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CC ...
-
译研人物 | 半个世纪的中国研究 :访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教授
马克林(Colin Mackerras)教授是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早年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后获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旅游孔子学院荣 ...
-
译研动态|“大使荐书”开国际合作新模式:鲍达尔大使眼中的中国图书
2017年12月21日,由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与尼泊尔驻华使馆联合主办的"文明的交响·中尼文化沙龙"在京成功举行. 本次"文明的交响·中尼文化沙龙"首开 ...
-
译研动态 | 汉学家眼中的中国文学外译与传播
在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期间,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于8月23日上午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的2018 BIBF-CCTSS翻译咖啡馆举办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汉学家翻译作 ...
-
译研动态|《穆斯林的葬礼》土语版译者吉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近日,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资深会员.土耳其汉学家吉来(Giray Fidan)翻译的土耳其语版<穆斯林的葬礼>在土耳其出版发行. 吉来谈到,最初了解到这本书是来自他塞尔维亚汉学家朋 ...
-
译研人物|拉嫡娜:立于智慧与审美十字路口的译者
拉嫡娜,保加利亚人,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中国专业博士.翻译领域涉及中国古代.现代与当代文学,包括白朴.洪昇.蒲松龄.冯梦龙.蒋韵.北岛.贾平凹.郭敬明.许立志等作家,还曾翻译七部中国影片. &quo ...
-
译研观点|霍跃红:促使优秀中国文化模因“走出去”
霍跃红(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在2015年"全国文化外宣翻译高级研修班"上发言 从翻译的角度谈中国文化"走出去"要思考几个问题:让什么样的中国文化"走 ...
-
译研人物|中国音乐的“传歌者”——访荷兰著名音乐家高文厚
高文厚先生受聘中国文化译研网顾问专家 高文厚(Frank Kouwenhoven),荷兰著名音乐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音乐的研究和推动中国音乐在世界的传播与交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和身为汉学家的 ...
